林逋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生平

  林逋(bu一声)被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家谱载,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长乐,传至11世,钘、钏、镮、釴兄弟4人迁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逋系林氏第12世孙,故宅在奉化大脉岙口(今大茅岙)。一说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有诗唱和。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逋虽感激,但不以此骄人。人多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同,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既老,自为墓于庐侧,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心人窃记之,得300余首传世。


  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一,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庐侧。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传》。


  今存词三首,诗三百余首。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其中《将归四明夜话别任君》、《送丁秀才归四明》等为思乡之作。故宫绘画馆藏有所书诗卷。


  张岱在《西湖梦寻》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现在杭州西湖孤山面对北山路一侧,仍有“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便是纪念林和靖的景胜。

之死

成就

  林逋,善绘事,惜画从不传。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笔意类欧阳询、李建中而清劲处尤妙。长为诗,其语孤峭浃澹,自写胸意,多奇句,而未尝存稿。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如七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一诗,清冷幽静,闲淡浑远,是其诗风的典型体现。《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陆游谓其书法高绝胜人。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并诗跋其书:“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黄庭坚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明沈周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林逋书法存世作品仅3件,《自书诗帖》是其中篇幅最长者。

生平

文学主张

文学创作

作者《林逋》的诗文
赏析

出泉水驿

林逋林逋 〔宋代〕

晓城寒水共萧萧,湿碧吹青路一条。
烟霭浓间出山驿,林萝深里过溪桥。
闲情谩会吟兼画,隐事犹输钓与樵。
多谢孤村人落外,酒旗风急更相招。
赏析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茶

林逋林逋 〔宋代〕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閒对茶经忆古人。
赏析

和史宫赞

林逋林逋 〔宋代〕

门对远岑青,常时亦懒扃。
久贫惭嗜酒,多病负穷经。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
蜀庄何足问,惟解事沉冥。
赏析

寄祝长官

林逋林逋 〔宋代〕

怀想与君劳,区区未剧曹。
深心赖黄卷,垂老愧青袍。
临事终存道,为诗转近骚。
庐江五亩宅,归去亦蓬蒿。
赏析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笔

林逋林逋 〔宋代〕

犀利锋鋩敌五兵,梦中青镂未为灵。
空山日午南窗暖,擬写黄庭内景经。
赏析

寄太白李山人

林逋林逋 〔宋代〕

颜如童子发如黳,卜筑深当太白西。
身上祇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
鹍鹏懒击三千水,龙虎闲封六一泥。
几度枕肱人迹外,半窗松雪论天倪。
赏析

寄梅室长

林逋林逋 〔宋代〕

君家先祖隐吴门,即日追游往事存。
若向明时秦飞牍,并将康济息元元。
赏析

和唐异见奇

林逋林逋 〔宋代〕

骚人新遗畔牢词,隐几微吟愧所知。
几欲樽前论款密,可能林下访栖迟。
赏析

送丁秀才归四明

林逋林逋 〔宋代〕

有似东浮沧海君,乘槎泛泛逐归云。
蛟绡市得能为寄,擬写清真隐秘文。
赏析

寄钱紫微

林逋林逋 〔宋代〕

晞发起初晨,中丘谢病身。
空持白云意,遥赠紫微人。
画轂坊门远,苍苔掖署春。
元和旧文体,当许继清尘。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