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人之云雨
王恭 〔明代〕
云中路不穷,迢递入乌蒙。马上看山别,天涯见月同。
昆明波淡淡,金齿树朦朦。异域空相忆,音书几日通。
春登御风台 其一
寂历芳台古,天空野望长。雨晴闲树出,雪尽粤山苍。
露藓凝寒翠,烟花送断香。御风人不见,徒此立斜阳。
东山留别林良箴寓舍(二首)
老将
发白未侯封,休论旧日功。酬恩空有剑,锡宴岂无弓。
关塞孤愁外,风霜百战中。太平应弃掷,流落灞桥东。
赠隐者赴召 其一
鹤书天上去,迢递到山城。独赋骊驹别,空怀薜荔情。
吴中争骑远,淮上一帆轻。渐到金门下,君应被宠荣。
枯木
野木临崖石,年深土亦崩。老根浮断藓,飞干接长藤。
性朽空劳匠,心灰也类僧。春风几荣谢,羡尔独棱层。
秋江送行者
残柳绿依依,离樽对夕晖。断鸿随去棹,落叶映行衣。
楚国烟中尽,淮山鸟外微。宦游终在客,岁晚早言归。
登凤山仙人梯 其一
磴道苍苔古,缘云上石梯。依微残雨雪,迢递拂云霓。
乍可临仙路,谁堪驻马蹄。回看炼丹处,岩畔草萋萋。
夏日喜故人见宿
林居清夜静,喜与故人期。卷幔凉先入,深池影自移。
挑灯闲对酒,扫榻坐联诗。明发天涯别,重来是几时。
远浦帆归 其二
浦溆沿村曲,孤帆一片秋。风移篷里轴,影拂水边楼。
鼓枻惊初雁,鸣弦起夕鸥。江湖波浪紧,幸喜见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