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溪岩杂咏
清珙 〔元代〕
道人缘虑尽,触目是心光。何处碧桃谢,满溪流水香。
草深蛇性悦,日暖蝶心狂。曾见樵翁说,云边霅昼房。
溪岩杂咏 其五
扶杖入松林,閒行上翠岑。鹤群冲鹘散,树影落溪沈。
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澹烟斜日暮,红叶半岩阴。
閒居 其二
岩台舒野望,依约见松门。唐代高僧寺,宋朝丞相坟。
溪光晴泻远,野色晚来昏。山路歌声绝,樵归烟火村。
赵会初心提举
老来脚力不胜鞋,竹杖扶行步落花。待月伴云眠藓石,寻梅陪客过邻家。
粥香瓦钵山田米,雪汎瓷瓯水磨茶。今日为翁时暂出,此心长只在烟霞。
余山 其二
柴门虽设未尝关,閒看幽禽自往还。尺璧易求千丈石,黄金难买一生閒。
雪消晓嶂闻寒瀑,叶落秋林见远山。古柏烟销清昼永,是非不到白云间。
余山 其三
幽居自与世相分,苔厚林深草木薰。山色雨晴常得见,市声朝暮罕曾闻。
煮茶瓦灶烧黄叶,补衲岩台剪白云。人寿希逢年满百,利名何苦竞趋奔。
余山 其九
竞利奔名何足誇,清閒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长开智慧花。
黄土坡边多蕨笋,青苔地上少尘沙。我年三十馀来此,几度晴窗映落霞。
余山 其十二
法道寥寥不可模,一庵深隐是良图。门前养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厨。
猿抱子来崖果熟,鹤移巢去涧松枯。禅边大有閒情绪,收拾乾柴向地炉。
山居吟
满山笋蕨满园茶,一树红花间白花。大抵四时春最好,就中尤好是山家。
山居吟 其七
山形凹凸路高低,石占云头屋占蹊。地窄栽来蔬菜少,又营小圃在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