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指“翁同龢”,(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1633—1701)江苏常熟人,原名楠,字宝林,又字静乡,号铁庵。康熙十五年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于刑狱多所平反。诗笔秀整。有《铁庵文稿》、《梵园诗集》。
翁合,字叔备、一字与可,号丹山(《蔡氏九儒书》卷八《久轩集》附录),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历国子司业、国子祭酒。出知赣州兼浙西提刑。景定中擢侍讲。有《丹山集》,已佚。事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五。今录诗四首。
翁元龙字时可,号处静,句章(一作四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可考。他是大词家吴文英之兄,亦工词,杜成之评为“如絮浮水,如荷湿露,萦旋流转,似沾非着”。所作今存花草粹编中者一首,绝妙好词中者五首。
罗颂(?~一一九一),字端规,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汝楫子。高宗绍兴二十二年(一一五二)以荫补承务郎。历湖北帅司主管机宜文字,行在检点赡军酒库所干办公事。擢通判镇江府,知郢州。光宗绍熙二年卒。有《狷庵集》,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四《罗郢州墓志》,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清道光《歙县志》卷八有传。
(1029—1101)台州宁海人,字正元,别号赤城。胡瑗私淑弟子。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历知五县,官至京西北路提点刑狱,慷慨建白,务恤民隐,尝与苏轼论水利,凡兴复陂塘五十有五,秩满去,民为立祠。有《易解》、《赤城集》、《伤寒救俗方》。
(公元一四一八年前后在世)(一作名简)字汝敬,号寅庵,庐陵人。生卒年不详,约明成祖永乐十六年前后在世。永乐二年(公元一四o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就文渊阁读书。不称旨,即日遣戍。自此努力学问,累迁侍讲。仁宗时,忤旨下狱。既而起用,改御史,直声震一时。宣宗时,擢工部右侍郎,两吏安南。还,督两浙漕运,理陕西屯田,多有建置。以疾告归,卒。肃著有寅庵集三卷,外集四卷,(均《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