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见石。其东列群峰,秋色碧复碧。
日出雾露收,草径上逼侧。凭栏揩望眼,已足慰畴昔。
更窥岩穴胜,创见为惊咋。如何数里间,奇观相接迹。
宽同厦屋深,划若巨灵擘。日月递光景,风云变朝夕。
石桥几年成,乳窦时一滴。神龙旧隐处,仰视多辟易。
蜕迹凛犹存,隐隐印霜脊。下有澄湫深,馀波漱苍壁。
往者已仙去,来者此其宅。薄晚扣松关,风过声索索。
聊麾车骑退,容我且散策。却望訾家洲,轻舫度前碛。
回首烟树林,已复挂蟾魄。宇旷净馀滓,群物被光泽。
何所寄遐思,空岩皎虚白。清辉可一规,水色相激射。
天边与川上,亭亭如合璧。居然广寒游,不用假六翮。
班坐依微澜,晤赏共佳客。因之想千载,讵有今古隔。
箫鼓归夜阑,观者粲城陌。往往罗杯盘,班班见殽核。
谅因年岁丰,人意少舒适。视尔意少舒,于予亦忻怿。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