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荆轲刺秦王

刘向 编 刘向 编〔两汉〕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 一作:秦舞阳)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装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背着剑!大王背着剑!”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注释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年的事。荆轲刺秦王是在第二年。
收:占领。北:向北(名词用作状语)。略:通掠,掠夺,夺取。
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易水,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长侍:长久侍奉。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谒,拜访。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当下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就无法接近秦王。信:凭信之物。亲:亲近,接近。
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邑,封地。
督亢:今河北省易县,霸县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说:同“悦”,喜欢,高兴。
更虑之: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
遇:对待。深,这里是刻毒的意思。
戮没:杀戮和没收。重要的人杀掉,其他人等收为奴婢。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不过,只是,表轻微转折。
善:好好地。
把:握,抓住。
揕:刺。
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见,被。陵,侵犯,欺侮。
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这里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偏袒,袒露一只臂膀。扼:握住。
拊心:捶胸,这里形容非常心痛。
盛:装。
函封之:用匣子封装起来。函,匣子。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个收藏匕首的人。
工:工匠。以药淬之: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淬,把烧红的铁器浸入水或者其他液体,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濡缕:沾湿衣缕。濡,浸湿,沾湿。
忤视:正眼看。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为副:做助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迟之:嫌荆轲动身迟缓。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反,通“返”。竖子,对人的蔑称。
不测:难以预料,表示凶险。
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辞决,辞别,告别。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高渐离:荆轲的朋友。
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诚:确实。振怖:惧怕。振,通“震”。
比:并,列。
给贡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
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意思是保存祖先留下的国土。
使使:派遣使者。
唯大王命之:意思是一切听大王的吩咐。唯,希望的意思。
奉:两手捧着。
以次进:按先后顺序进来。
陛:殿前的台阶。
顾笑武阳:回头冲武阳笑。顾,回头看。
少假借之:稍微原谅他些。少:通“稍”。假借,宽容,原谅。
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发:打开。
自引而起,绝袖: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引,指身子向上起。绝:挣断。
操其室:握住剑鞘。室,指剑鞘。
剑坚:剑插得紧。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全都失去常态。卒,通“猝”,突然。
尺兵:尺寸之兵,指各种兵器。
郎中:宫廷的侍卫。
提:掷击。
负剑:负剑于背。
废:倒下。
引:举起。
被八创:荆轲受了八处剑伤。被,受。创,伤。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劫: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言现象

重要字音
翦(jiǎn) 髓(suǐ) 揕(zhèn) 拊(fǔ) 盛(chéng) 谒(yè)袒(tǎn) 扼(è) 淬(cuì) 忤(wǔ) 濡(rú) 叱(chì)徵(zhǐ) 瞋(chēn)陛(bì) 慑(shè)发(fā) 惶(huáng) 卒(cù) 提(dǐ ) 眩(xuàn) 遗(wèi)创(chuāng)且(jū) 筑(zhù) 箕(jī) 匕(bǐ)

通假字
秦王必说:
“说”通“悦”,高兴、喜欢。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返回
请辞决矣
“决”通“诀”, 诀别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震慑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手捧,捧着
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惧怕
少假借之
“少”通“稍”,稍微
12.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huán)通“环”,环绕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cù)通“猝”,突然

词类活用
1.【北】
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2.【旦暮】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3.【私】
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4.【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既前:走上前
5.【函】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6.【远】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7.【祖】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8.【白衣冠】
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用作动词,白衣冠,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
9.【涕】
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10.【上】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11.【迟】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12.【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13.【朝服】
(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14.【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15.【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16.【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17.【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18.【断】
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19.【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20.【生】
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固定短语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7.未尝见天子(不曾)
8.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9.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10.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古今异义
1 【信】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2 【金】 古义:铜(古代以铜为金);今义:一种贵重的金属
3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4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5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6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7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8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9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10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1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2 【顾】 古义: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照顾,考虑,顾及
13【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谦词,对自己的谦称
14【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15【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16【走】 古义:跑;如:秦王还柱而走
今义:行走)
17【提】 古义:读作dǐ,投掷,投打,投击;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18【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19【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20【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21【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22【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23【深】 古义:刻毒;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24【遇】 古义:对待;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今义:相遇,遇见
25【未来】 古义:没有来;如:其人居远未来
今义:将来,以后
26【不顾】古义:不回头:如:终以不顾
今义:不顾及
27【亲】 古义:亲近,近身:如:则秦王未可亲也;今义:亲爱的人或事物
(课改只要求掌握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 ( 以 ) 百金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遂拔以(之)击荆轲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使(之)毕使于前
群臣侍(于)殿上者
比(于)诸侯之列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 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涉及成语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段解

第一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秦军兵临城下。
第二段:太子丹请计,荆轲提出以“樊将军首”为信物,太子丹不忍。为下文设置悬念。
第三段:故事的发展。荆轲私见樊於期,说出一箭双雕之计。樊於期知恩图报,为荆轲之计而自刎,其言行令人叹惋。
第四段:太子悲恸,荆轲之计实现第一步。
第五段:得到刺杀秦王的利器。
第六段:配备秦武阳为助手。
第七段:交代荆轲迟发的原因。
第八段:怒叱太子。
第九段:易水诀别。“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刺秦”准备中的高潮。
第十~十一段:荆轲为达刺杀目的,贿赂秦王宠臣,表达忠心,从而得以见秦王。
第十二段:荆轲的目的达到,秦王接见燕使。
第十三段:顾笑武阳。
第十四~十六段:以上是故事的高潮:图穷匕现,荆轲刺杀秦王,秦王惶急反抗。这一部分描写人物生动形象,荆轲的勇猛无畏,秦王的狼狈惊慌,群臣侍从的失态无奈,无不跃然纸上。
第十七段:荆轲倚柱笑骂。
第十八段:结局:荆轲被斩。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历史事件

  本文记述战国时期荆轲剌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嬴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赵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嬴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ǎ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十二岁时便杀过人的勇士秦武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立刻穿上上朝的衣服,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武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当然,《刺客列传》里,谋士田光对燕太子丹说的一段话:“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之荆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怎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武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武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武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这时,左右大臣提醒道:“把剑背在背上,把剑背在背上。”秦王政遂将宝剑背在背上,再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张开双腿坐在地上,傲慢地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拟古十二首 其二

李白李白 〔唐代〕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捲绕飞梁。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赏析

秀华亭

李白李白 〔唐代〕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
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
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
何当余荫照,天造洞仙家。
赏析

木兰柴

王维王维 〔唐代〕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赏析 注释 译文

岭表赋

谢灵运谢灵运 〔南北朝〕

  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

  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於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阙。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赏析 注释 译文

襄王不许请隧

佚名佚名 〔先秦〕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

  “今天降祸灾於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於裔土,何辞之有与?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赏析 注释 译文

逐贫赋

扬雄扬雄 〔两汉〕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好为庸卒,刑戮相加。匪惟幼稚,嬉戏土沙。居非近邻,接屋连家。恩轻毛羽,义薄轻罗。进不由德,退不受呵。久为滞客,其意谓何?人皆文绣,余褐不完;人皆稻粱,我独藜飧。贫无宝玩,何以接欢?宗室之燕,为乐不盘。徒行负笈,出处易衣。身服百役,手足胼胝。或耘或耔,沾体露肌。朋友道绝,进宫凌迟。厥咎安在?职汝为之!舍汝远窜,昆仑之颠;尔复我随,翰飞戾天。舍尔登山,岩穴隐藏;尔复我随,陟彼高冈。舍尔入海,泛彼柏舟;尔复我随,载沉载浮。我行尔动,我静尔休。岂无他人,从我何求?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心有所怀,愿得尽辞。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尧,誓为典则。土阶茅茨,匪雕匪饰。爰及季世,纵其昏惑。饕餮之群,贪富苟得。鄙我先人,乃傲乃骄。瑶台琼榭,室屋崇高;流酒为池,积肉为崤。是用鹄逝,不践其朝。三省吾身,谓予无諐。处君之家,福禄如山。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堪寒能暑,少而习焉;寒暑不忒,等寿神仙。桀跖不顾,贪类不干。人皆重蔽,予独露居;人皆怵惕,予独无虞!”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兴,降阶下堂。“誓将去汝,适彼首阳。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义则服。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赏析

【正宫】小梁州_春夜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夜

玉箫吹断凤钗分,瘦损真真。小词空制锦回文,孤眠恨,翠被宝香温。【幺】故人一去无音信,望蓬莱隔几重云。燕未归,春将尽,梨花庭院,和月掩朱门。

秋思难斋索赋

鸳鸯飞起藕花洲,碧水明秋。王人天际认归舟,秋来后,樵怀见花羞。【幺】黄昏又是愁时候,柳梢头新月如钩。成间阔,添消瘦,新书裁就,一雁过妆楼。

郊行即事

小桥流水落红香,两两鸳鸯。当炉艳粉倚明妆,深深巷,酒旆绿垂杨。【幺】新诗欲写东墙上,奈桃花未识刘郎。乘兴来,回头望,眼波微溜,还许谪仙狂。

春日次陈在山韵

海棠开后一停春,过了三分。花梢红日晓窗温,邻姬问,忙甚不开门?【幺】画屏咫尺巫山近,渍春衫都是啼痕。锦帐愁,香奁恨,最伤情处,酒醒怯灯昏。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田为田为 〔宋代〕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拮,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消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情切,消魂处、画角黄昏时节,声呜咽。落尽春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恨伊不似馀香,惹鸳鸯结。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杨花

李雯李雯 〔清代〕

金缕晓风残,素雪晴翻,为谁飞上玉雕阑?可惜章台新雨后,踏入沙间。
沾惹忒无端,青鸟空衔,一春幽梦绿萍间。暗处销魂罗袖薄,与泪轻弹。

赏析 注释 译文

琐窗寒·寒食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