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晦〔元代〕
有客寻幽蹈紫霞,杖藜入竹访仙家。相逢不道春光老,门外溪风落栋花。
朱希晦
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观第五泄记
袁宏道 〔明代〕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越调】天净沙_昨朝杨柳依
张养浩 〔元代〕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淮上女 〔宋代〕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薛昭蕴 〔唐代〕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王炎 〔宋代〕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纳兰性德 〔清代〕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辛弃疾 〔宋代〕
行香子·述怀
苏轼 〔宋代〕
清平乐(赵围避暑)
刘镇 〔宋代〕
思佳客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