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北风起,少年方远游。徘徊上谷塞,眺望黄河流。
峥嵘十月冰,朔色压九州。荧煌大明殿,御道接龙楼。
时巡向滦水,腊雪拥蓟丘。前驱鸾凤旗,后乘貂鼠裘。
尚食丰宴饫,教坊乐箜篌。百官散城邑,驼马尽归休。
自今帝王都,想尔观览周。却疑书传间,不谓秦汉优。
何家非许史,无客不枚邹。投轮即雨集,挥袂遽云浮。
东航扶桑阴,西笮昆崙陬。变化指顾异,刍荛立言收。
文物彼洛禊,土音吾越讴。私将窃禄志,勇赴随阳谋。
随阳即泽雁,窃禄岂梁鹙。美玉献剑璏,精金镂帣韝。
出门亟装束,行路肯滞留。布韦谩老耋,乡里惟田畴。
功名幸一遇,蝼蚁尚公侯。学问敢强饰,黍稷待锄耰。
当令竹帛上,直与先达侔。毋使萤爝光,肃然寸草秋。
嗟予久抱疢,饯酒弗及篘。念尔忽万里,征梦或见求。
宣生颇俊逸,郑子复绸缪。趾高有捷步,胸正无昏眸。
早看拜家庆,共许动宸旒。传车定不碍,关钥便若抽。
杏花开如锦,杨柳满陌头。去时小儿女,来诧真骅骝。
(1297—1340)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