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去病〔清代〕
五人已矣何消说。有碣谁能没。凄清如我五人存。只是年年上冢渍啼痕。
温馨别有真娘墓。艳迹传千古。可堪名士诩风流。对著名山名妓总含羞。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镇。
醉高歌·感怀
姚燧 〔元代〕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荣枯枕上三更,傀儡场头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那个临危自省?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波漾漾。阳关旧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断肠。十年旧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山坡羊·伏低伏弱
陈草庵 〔元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清平乐·凤城春浅
陈允平 〔宋代〕
赤枣子·风淅淅
纳兰性德 〔清代〕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唐代〕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李煜 〔五代〕
真珠帘(栽竹)
王质 〔唐代〕
临江仙(寿六十二)
彭子翔 〔宋代〕
水调歌头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