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庭燎

佚名 佚名〔先秦〕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天未亮。庭中火烛放光芒,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叮当响。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将尽露晨光。庭中火烛仍明亮,诸侯大臣快来到,看见旌旗在飘扬。

注释
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其(jī):语尾助词。
央:尽。
君子:指上朝的诸侯大臣等人。
鸾:也作“銮”,铃。古代车马所佩的铃。将(qiāng)将:铃声。
艾:尽。
晣(zhé)晣:明亮貌。
哕(huì)哕:鸾铃声。
乡(xiàng)晨:近晨,将亮。乡:同"向"。
有煇(huī):犹煇煇,光明貌。一说火光暗淡貌。朱熹《诗集传》:“火气也。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
言:乃,爱。旂(qí):上面画有交龙、竿顶有铃的旗,为诸侯仪仗。

参考资料:

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1-82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91-393
3、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2-354

鉴赏

  此诗描写宫廷早朝的景象,表现君王勤于政事。诗共三章,第一章写夜半之时不安于寝,急于视朝,看到外边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听到鸾声叮当,知诸侯已有入朝者。说明宣王中兴,政治稳定,百官、内侍皆不敢怠于事,诸侯公卿也谨于君臣大礼,严肃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会;而宣王勤于政事、体贴臣下、重视朝仪的心情,也无形中见于言外。

  第二章时间稍后,但黑夜尚未尽,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銮铃之声不断,诸侯正陆续来到。朱熹说:“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诗集传》)

  第三章写晨曦已见,天渐向明,庭燎已不显其明亮。按《说文》:“煇,光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煇、光有别:朝旦为煇,日中为光。”又《礼记·玉藻》:“揖私朝,煇如也;登车则有光。”说清早由家别大夫之时天尚不太亮,至登车时已大亮。则“有煇”指不太亮的光。这一则可与《庄子·逍遥游》中所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相证,二则可知火炬即将燃尽,故光不如前之明亮。此时来朝诸侯和天子俱抬头看旂。郑玄笺云:“上二章闻鸾声尔。今夜向明,我见其旂,是朝之时也。朝礼别色始入。”观旂而识别其封爵官位。

  昧爽视朝,本为定例,但昏庸之君往往有名无实。宣王勤于朝政,纲纪严肃,上下振作,造成中兴气象,由此诗即可看出。诗中虽未用比兴,也无多形容,但其白描的手法既捕捉到最具特点的情景,也细微地反映出诗人的心理活动和当时心情,实近于天籁。

  此诗为唐代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及杜甫、王维、岑参的和诗所效法。但贾至等人之作主要渲染宫廷的庄严华丽,朝仪的肃穆壮观,君王的尊严神圣及大臣的雍容闲雅,稍嫌铺张堆砌。此诗则着重表现了君王急于早朝的心情和对朝仪、诸侯的关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写人写景结合在一起,颇能传神。两类诗都作于乱后新君刚刚即位之时,但就表现而言,《小雅·庭燎》较之唐诗更为真挚而简练,让人读后深觉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2-354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及主题,《毛诗序》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齐诗、鲁诗也都以为是周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脱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但作者是什么人,各家之说不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为宣王所自作。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91-393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2-354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猜您喜欢
赏析

题海图屏风 元和己丑年作。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
钩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
屃赑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
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
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赏析

鹧鸪天·席上作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
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张鎡张鎡 〔宋代〕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十载仰高明

赵长卿赵长卿 〔宋代〕

十载仰高明,一见心相许。来日孤舟西水门,风饱征帆腹。
后夜起相思,明月清江曲。若见秋风寒雁来,能寄音书否。
赏析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赵以夫赵以夫 〔宋代〕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赏析 注释 译文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赏析 注释 译文

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赏析

贺新郎(题江心)

曹稆孙曹稆孙 〔宋代〕

极目天如画。水花中、涌出莲宫,翠楹碧瓦。胜景中川金焦似,勒石□□□□。尚隔浦、风烟不跨。妖蜃自降真歇手,涨平沙、妙补乾坤罅。双寺合,万僧夏。
东西塔影龙分挂。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七十二滩声到海,括橹瓯帆上下。泣不为、琵琶声哑。故寝荒凉成一梦,问来鸥、去鹭无知者。烟树湿,怒涛打。
赏析

声声慢(寿六十一)

彭子翔彭子翔 〔宋代〕

萸房初荐,橙子新搓。菊松图下捧金荷。看翁将息,后生似、去年些。更眼前、稚子又多。
鬓绿颜酡。对花醉、把花歌。熙宁安乐好行窝。佳辰虽异,翁此兴、不输他。更如何、欢喜也呵。|<熙宁四年邵尧夫欢喜吟云:‘行年六十二,箸骸未甚老。’>|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