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水绿春如锦,春水盈盈片帆稳。游人唱彻江南词,共说姑苏美不尽。
姑苏山海自天开,佳丽今从圣代回。九州天府兹良是,估客帆樯万里来。
黄金浮夜气,空青过西州。酒徒醉击玛瑙案,豪家不数珊瑚钩。
三条五剧芙蓉花,钟鼎文章十万家。尚书坊里金行马,阁老门前玉辟邪。
别有豪华胜开府,高馆飞甍临大路。累石花囿拟峰峦,引水金塘袅烟雾。
金塘花囿风光好,燕子鸳鸯满芳草。三春花落不知愁,犹自延宾醉晴昊。
不辞门屏繁车马,玳瑁筵开意弥下。挽入幽房兴杳绵,催上兰舟更飘洒。
桃根桃叶双小仙,教成歌舞劝芳筵。红衫惯作前溪绿,綵扇初番子夜篇。
不嫌死作合欢树,但愿生为并蒂莲。莲花花开香远闻,愿取缝君夹锦裙。
水底莲根解人意,明年开花仍奉君。君不见吴王雄长争黄池,一朝霸气风雷飞。
自云祖德让天子,今乘王气东南陲。前年入郢鞭楚王,今年浮海㛰齐姜。
齐姜不及西施艳,别画双蛾新样长。长洲射猎归来晚,促赐金钱代休浣。
深宫夜语不飞香,承恩常是无人见。繁华不为昔人住,江水悠悠日东去。
采莲惟听今人歌,落日风吹乌桕树。洞庭山,太湖水,千载白云宛相似。
六代三吴竟谁是,会稽谢康乐,眉州苏学士。天上精灵如可期,棹我扁舟泛三子。
我劝二公金屈卮,二公酬我白苧词。醉来引手抱明月,清光岂是真娥眉。
洞箫一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驰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忻,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有子济、滋。天子闻其丧,官其一子,使禄其家。既卒之三十七日葬于太清之先茔,其友欧阳修表于其墓曰:
呜呼曼卿!宁自混以为高,不少屈以合世,可谓自重之士矣。士之所负者愈大,则其自顾也愈重,自顾愈重,则其合愈难。然欲与共大事,立奇功,非得难合自重之士,不可为也。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负高世之志,故宁或毁身污迹,卒困于无闻。或老且死,而幸一遇,犹克少施于世。若曼卿者,非徒与世难合,而不克所施,亦其不幸不得至乎中寿,其命也夫!其可哀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