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望龄〔明代〕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双调】蝶恋花_悟迷杨柳楼
周文质 〔元代〕
【双调】殿前欢_啼红,杏
倪瓒 〔元代〕
啼红,杏花消息雨声中。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冰弦玉柱,弹怨东风。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纳兰性德 〔清代〕
眼儿媚·咏红姑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宋代〕
喜迁莺
李焕 〔南北朝〕
醉落魄
石孝友 〔宋代〕
卜算子
夏云峰(丙寅六月为筠翁寿)
张元干 〔宋代〕
点绛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