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望龄〔明代〕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清江引·春思
张可久 〔元代〕
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
阎选 〔五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清平乐·会昌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李好古 〔宋代〕
菩萨蛮·富阳道中
毛滂 〔宋代〕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曹雪芹 〔清代〕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 〔宋代〕
潇湘神·斑竹枝
刘禹锡 〔唐代〕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