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望龄〔明代〕
食柏生香事有征,吾生物化岂无凭。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
荤血断来余紫蓼,衣冠抛尽只朱藤。荒芜田业关何事,已种南湖十亩菱。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驻马听·舞
白朴 〔元代〕
【越调】寨儿令_九日登高过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殿前欢_春晚怨春迟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元好问 〔元代〕
忆秦娥·情脉脉
程垓 〔宋代〕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周邦彦 〔宋代〕
浪淘沙慢·晓阴重
瑞龙吟(寿吴丞相·寿词)
陈允平 〔宋代〕
柳梢青
张抡 〔宋代〕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