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大道本一致,无问寂与喧。每有希夷时,不见耳目偏。
逝水喜东流,浮云忘故山。美人隔秋风,涉江耻空还。
旦莫或遇之,庄周有遗言。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题新涧亭
白居易 〔唐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佚名 〔先秦〕
【双调】清江引_笑靥儿盈盈
乔吉 〔元代〕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亮 〔宋代〕
点绛唇·厚地高天
王国维 〔近现代〕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辛弃疾 〔宋代〕
望江南
陈允平 〔宋代〕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罗愿 〔宋代〕
减字木兰花(再用前韵)
姚述尧 〔宋代〕
菩萨蛮(咏酒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