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明代〕
越王宫,春风起。何处散芳尘,垂杨沙径里。舞罗衣,挥凤尾。
鸣鸾箫,发贝齿。怀洞庭,悲帝子。海波竭,彭铿死。羲和影,如流水。
李德
明初广东番禺人,字仲修。洪武三年荐至京师,授洛阳长史,迁济南、西安二府幕,改广西义宁教谕,在职振兴文教。好为诗,晚年究洛闽之学。后人辑其诗,与黄哲、王佐、赵介为《广州四先生集》。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苏轼 〔宋代〕
【越调】小桃红_淮安道中一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田家
贯云石 〔元代〕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坚 〔宋代〕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晏殊 〔宋代〕
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
王国维 〔近现代〕
洞仙歌·荷花
刘光祖 〔宋代〕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 〔宋代〕
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