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彦文,约公元1302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不详。金华(今属浙江省)人,与钟嗣成同辈。元·李祁《云阳集》卷二《送苏彦文归金华序》载其:"以才学掾江西行省,声誉翕然。进入中书,摧引进之职..为掾时廉洁平恕,未尝以一毫势力施于人,而又本之以诗书,缘之以词翰,崇论闳议,倾动一时。"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有地冷天寒越调及诸乐府,极佳。"今仅存套数一套,写雪中寒士的贫苦生活,风格灏烂泼辣。约元成宗大德中前后在世。工曲著有调及诺乐府《录鬼簿》传于世。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