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山水无穷趣,看图忆胜游。叶藏云外塔,风稳□□舟。
岩际隐遥月,藤阴下碧流。从兹得佳赏,何日去瀛洲。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秋虫
白居易 〔唐代〕
切切闇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南浦·春水
王沂孙 〔宋代〕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吕本中 〔宋代〕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王夫之 〔明代〕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董士锡 〔清代〕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青门引(寻梅)
王质 〔唐代〕
绛都春(清明)
刘镇 〔宋代〕
生查子(春日)
毛滂 〔宋代〕
卜算子(夏日送吴主簿)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