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草虫鸣促织,深夜动鸣机。玉手挑灯暗,罗衫染泪微。
常怀筐篚贡,又忆塞垣衣。用尽闺中力,天边雁未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冯延巳 〔五代〕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杨无咎 〔宋代〕
清平乐·凄凄切切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
温庭筠 〔唐代〕
喜迁莺·晓月坠
李煜 〔五代〕
凤时春(见残梅)
王质 〔唐代〕
如梦令(题龙脊石)
冯熔 〔宋代〕
浣溪沙(九月十二夜务亭作)
毛滂 〔宋代〕
拾翠羽
张孝祥 〔宋代〕
石州引
章谦亨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