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三楚文衡忆重持,泮林宁厌一官卑。论经已被先皇诏,怀策今逢圣主知。
长乐曙钟宫漏永,蓬莱宵烜佩声迟。承平正尔需贤佐,莫对乡山怅别离。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李珣 〔五代〕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 〔宋代〕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宋代〕
清平乐·咏雨
王夫之 〔明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清代〕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宋代〕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