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曾劳弓剑事边尘,复绾铜章领徼巡。匹马向经吴地雪,一官遥寄越城春。
莺花水镇朝衙静,虾菜江乡夜逻频。三载铨闱应不负,定知霄汉沐恩新。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鹦鹉曲·赤壁怀古
冯子振 〔元代〕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白朴 〔元代〕
【中吕】红绣鞋_次韵剑击西
张可久 〔元代〕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米芾 〔宋代〕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王国维 〔近现代〕
河渎神
张泌 〔唐代〕
浣溪沙·初夏
叶小鸾 〔明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宋代〕
祝英台近·晚春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