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逢君江上草萋萋,久客将归路欲迷。日暮孤舟空荡漾,天涯斗酒又分携。
青枫孤屿潮声小,积雨芳洲蔗叶齐。亲爱重逢更何日,野云流水隔东西。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和春深二十首 其八
白居易 〔唐代〕
何处春深好,春深御史家。絮萦骢马尾,蝶绕绣衣花。
破柱行持斧,埋轮立驻车。入班遥认得,鱼贯一行斜。
折桂令·自述
元吉 〔金朝〕
【正宫】醉太平
曾瑞 〔元代〕
【商调】梧叶儿_次韵鸳鸯浦
张可久 〔元代〕
【越调】酒旗儿
乔吉 〔元代〕
山坡羊·冬日写怀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宋代〕
江城子·帐里鸳鸯交颈情
和凝 〔五代〕
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石州慢·寒水依痕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