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十年弓马似君稀,到老还乡愿不违。祖道百壶孤棹别,温陵千里远人归。
江桥夜火霜蚝熟,野馆秋风海菜肥。好是北堂调膳后,閒看儿女笑牵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李白 〔唐代〕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佚名 〔元代〕
【双调】夜行船 春晓
朱庭玉 〔元代〕
浣溪沙·半踏长裾宛约行
孙光宪 〔五代〕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宋代〕
采桑子·九日
纳兰性德 〔清代〕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唐代〕
南歌子·懒拂鸳鸯枕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