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家住双旌久不回,一瓢江上独倾怀。篝灯坐听风林雨,穗帐閒荒药径苔。
西州别后羊昙泣,楚泽春深宋玉哀。我欲持觞酹芳草,夕阳何处是泉台。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和春深二十首 其九
白居易 〔唐代〕
何处春深好,春深迁客家。一杯寒食酒,万里故园花。
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宋代〕
贺新郎
赵以夫 〔宋代〕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纳兰性德 〔清代〕
河传·春浅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 〔宋代〕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点绛唇(咏春十首)
张抡 〔宋代〕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