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劳君轩佩问荆扉,客里相逢思转迷。芳草断云惊别久,青山明月旧游非。
瀛洲迢递愁中望,海树苍茫鸟外微。别后思君何处是,荒原残日草依依。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辛弃疾 〔宋代〕
送沈仓曹赴江西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中吕】普天乐 吴江八景 垂虹夜月
徐再思 〔元代〕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张泌 〔唐代〕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龚自珍 〔清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侯蒙 〔宋代〕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性德 〔清代〕
点绛唇·伤感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