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袅袅官亭黄柳枝,乳莺啼断绿杨丝。影留年少看花骑,色借邻姬卖酒旗。
闺里岂堪窗外见,天涯谁忍笛中吹。托根不合临长道,空与行人赠别离。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卢绩
白居易 〔唐代〕
【南吕】玉交枝
乔吉 〔元代〕
南浦·春水
王沂孙 〔宋代〕
河传·秋雨
阎选 〔五代〕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近现代〕
洞仙歌·荷花
刘光祖 〔宋代〕
西江月
梁安世 〔唐代〕
桂枝香
徐宝之 〔宋代〕
鹧鸪天(庆徐元寿生子)
石孝友 〔宋代〕
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