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温陵出守君恩重,五马频嘶怅别难。斗酒不堪留客醉,一麾今去共谁欢。
刺桐见月横琴坐,金粟行春露冕看。但使甘棠公讼简,香名应是到朝端。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三
白居易 〔唐代〕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蟾宫曲·长沙怀古
卢挚 〔元代〕
朝天子·归隐
汪元亨 〔元代〕
丹凤吟
陈允平 〔宋代〕
木兰花(送赵判官)
石孝友 〔宋代〕
谒金门(宣城鹿鸣宴)
吴泳 〔宋代〕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
毛滂 〔宋代〕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如梦令(七夕)
张元干 〔宋代〕
柳梢青(春词)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