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银浦凉云澹不收,露台仙掌夜悠悠。玉箫吹断瑶池月,错认华清水殿秋。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不致仕
白居易 〔唐代〕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南吕】金字经
卢挚 〔元代〕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张养浩 〔元代〕
凭栏人
乔吉 〔元代〕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顾太清 〔清代〕
清平乐·凤城春浅
陈允平 〔宋代〕
浣溪沙·风雨高楼悄
况周颐 〔清代〕
风雨高楼悄四围,残灯黏壁淡无辉,篆烟犹袅旧屏帏。己忍寒欺罗袖薄?断无春逐柳绵归。坐深愁极一沾衣。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厉鹗 〔清代〕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