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月出螺渚寒,扁舟水容夕。独树起鸣猿,遥山带行客。
清源钟磬音,金粟烟萝碧。高唱人莫酬,探幽向禅寂。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城上
白居易 〔唐代〕
城上鼕鼕鼓,朝衙复晚衙。为君慵不出,落尽绕城花。
【南吕】金字经_一更无事坐
王玠 〔宋代〕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近现代〕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魏承班 〔五代〕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清代〕
满庭芳(荷花)
赵长卿 〔宋代〕
丑奴儿慢·春日
黄景仁 〔清代〕
鹧鸪天(旅中中秋)
石孝友 〔宋代〕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
毛滂 〔宋代〕
蝶恋花(秋晚东归,留吴会甚久,无一人往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