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仙墨香销凤影残,上池凉水夜初乾。似将帝子苍梧瑟,共作秋声万叶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读书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木末翠楼出
闻虫
白居易 〔唐代〕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情
曾瑞 〔元代〕
【双调】夜行船_寄香罗帕多
赵明道 〔唐代〕
山坡羊·愁眉紧皱
陈草庵 〔元代〕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_偕程令尹游
张可久 〔元代〕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乔吉 〔元代〕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张炎 〔宋代〕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薛昭蕴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