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入山不辞遥,爱此泉萝僻。悠然与心期,孤云澹而白。
谷神养玄牝,应寂了空色。思与静者谐,投踪寄苔石。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宋代〕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 〔宋代〕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孙光宪 〔五代〕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宋代〕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邓剡 〔宋代〕
金缕曲·赠梁汾
纳兰性德 〔清代〕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周邦彦 〔宋代〕
尉迟杯·离恨
青玉案·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