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沧江湛回流,野树带远色。白云东山来,雅与幽兴集。
静抚丘中琴,时散林下帙。余亦淡荡人,相期此投迹。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欢喜二偈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眼闇头旋耳重听,唯馀心口尚醒醒。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
【南吕】金字经
卢挚 〔元代〕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折桂令·毗陵晚眺
乔吉 〔元代〕
南乡子·路入南中
欧阳炯 〔五代〕
浣溪沙·上巳
杨基 〔明代〕
念奴娇·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 〔宋代〕
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
张元干 〔宋代〕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