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幽人栖隐处,苔径连深曲。秋至垂橘黄,霜清大梨熟。
方池汎大影,可以澄心目。饮水共忘形,何须徇荣禄。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凭栏人·春情
徐再思 〔元代〕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马致远 〔元代〕
四块玉·酒旋沽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曹组 〔宋代〕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郭麐 〔清代〕
生查子·旅思
吴伟业 〔清代〕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周邦彦 〔宋代〕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温庭筠 〔唐代〕
塞孤·般涉调
柳永 〔宋代〕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