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习静喜还山,山水趣方永。灌木澄幽阴,风泉溜华顶。
清听空外遥,吾心坐未醒。空山落叶时,渡口潮初长。
远树带虚亭,閒云霁孤舫。古路今人行,浮生几回往。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宋代〕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秦观 〔宋代〕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王国维 〔近现代〕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 〔宋代〕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李煜 〔五代〕
西江月(用荼_酿酒饮尽,因成此,谩呈继韩王炎)
王炎 〔宋代〕
蛮绣衾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