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圭组岂不贵,藜藿岂不饥。达士顺流坎,道在随所宜。
回也一瓢饮,禹稷恒忧时。傅岩亦何卑,莘野宁久微。
夫子尚名教,遁世不见知。遗身衡门下,守素无外驰。
大道且囊括,时来将有为。非徒野鹿性,偃蹇如摽枝。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冬夜闻虫
白居易 〔唐代〕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矛与盾
韩非 〔先秦〕
山坡羊·大江东去
薛昂夫 〔元代〕
【中吕】迎仙客_湖上镜出匣
张可久 〔元代〕
【商调】梧叶儿_出金陵尘暗
乔吉 〔元代〕
清平乐·图书一室
周晋 〔宋代〕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牛希济 〔五代〕
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张孝祥 〔宋代〕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龚自珍 〔清代〕
南乡子·秋暮村居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