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无诸故国新宁县,西控雄藩古侯甸。文物遥通汉职方,河山旧入秦封建。
霸气荣光几百秋,卉衣椎髻变中州。清朝礼乐弥寰宇,比屋弦歌见鲁邹。
六平远树烟中出,百里清晖趣非一。一片沧波海屿秋,千门霁色扶桑日。
沧波东逝日悠悠,忆昔英雄驻采舟。御国归龙何处在,太常云去至今愁。
伸蒙岩头桂香晚,中丞石上苔花满。陈迹空馀野鸟飞,英声不逐浮云散。
我侯远抱连城璧,僚佐相辉应籍籍。近郭行春露冕时,古台下马弹琴夕。
风流墨客龙门士,挥霍霜毫寄深意。都将胜槩纪方舆,更喜贤侯重民事。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双调】驻马听
吹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弹雪调冰弦,十指纤纤温更柔。林莺山溜,夜深风雨落弦头。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泪盈眸,江州司马别离后。歌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花朝月夜,个中唯有杜韦娘。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韵悠扬,小楼一夜云来往。舞凤髻蟠空,鸟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宋代〕
河传·风飐
孙光宪 〔五代〕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宋代〕
鹧鸪天·别情
聂胜琼 〔宋代〕
南乡子·秋暮村居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九日
满江红·代北燕南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