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高亭上与翠微连,漠漠风涛际海天。吴越百城飞鸟外,琉球孤岛断云边。
灵源洞古人稀到,青草池空凤杳然。深愧远公相问姓,自非玄度亦逃禅。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新居早春二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砚眼
冯梦龙 〔明代〕
工之侨献琴
刘基 〔明代〕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中吕】喜春来_遣兴春云鬟
曾瑞 〔元代〕
沉醉东风·七夕
卢挚 〔元代〕
满宫花·雪霏霏
魏承班 〔五代〕
南乡子·路入南中
欧阳炯 〔五代〕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皇甫松 〔唐代〕
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王恽 〔元代〕
满江红(渔舟)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