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城里青山闻梵音,灵源高阁影沈沈。鸟边祗树人烟近,象外云花野照深。
苔色满廊行履迹,月明空界印禅心。自怜人代多氛垢,未得焚香礼遁林。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周文质 〔元代〕
落梅风·楼台小
西湖杂咏·秋
薛昂夫 〔元代〕
殿前欢·畅幽哉
贯云石 〔元代〕
醉桃源·春景
严仁 〔宋代〕
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 〔宋代〕
摸鱼儿·也何须
刘辰翁 〔宋代〕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宋代〕
水调歌头·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白朴 〔元代〕
赤枣子·风淅淅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