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日夕卸帆黄鹤浦,三湘夜色带霜天。风鸣岸叶潮初落,月到船窗客未眠。
邻笛凄凉临野水,驿楼迢递隐江烟。年年踪迹犹萍梗,肠断孤云若个边。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醉后却寄元九
白居易 〔唐代〕
蒲池村里悤悤别,沣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沉醉东风·七夕
卢挚 〔元代〕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中吕】朝天子 西湖
醉桃源·春景
严仁 〔宋代〕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万里春
周邦彦 〔宋代〕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南乡子
虞刚简 〔唐代〕
永遇乐(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