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避暑林扉兴不穷,仙家遥借翠微峰。云间鸡犬稀人迹,石上莓苔见鹤踪。
冰簟更寻花处月,角巾闲挂鸟边松。自从心境清凉后,却笑尘中万事慵。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正宫】端正好 咏荆南佳丽
汤舜民 〔元代〕
【正宫】醉太平 失题
贯云石 〔元代〕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近现代〕
清平乐·太山上作
元好问 〔金朝〕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周邦彦 〔宋代〕
满江红(花朝雨作)
黄公绍 〔唐代〕
酹江月
李好古 〔宋代〕
菩萨蛮(咏酒十首)
张抡 〔宋代〕
望江南二首(贺毛检讨生辰)
廖刚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