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凌霄产朱夏,因依郁青苍。引蔓絓高树,垂阴近中堂。
炎风媚朝景,暑雨湿红芳。容华难久恃,采折空自伤。
欲寄同心者,道远川无梁。谅非松柏操,伫立徒慨慷。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李白 〔唐代〕
玉楼春 其四 用韵答国兴、仲洽、岩叟
辛弃疾 〔宋代〕
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著处。
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语来题桥上柱。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楚人养狙
刘基 〔明代〕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双调】殿前欢_春游上花台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欧阳炯 〔五代〕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宋代〕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宋代〕
醉落魄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