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凌霄产朱夏,因依郁青苍。引蔓絓高树,垂阴近中堂。
炎风媚朝景,暑雨湿红芳。容华难久恃,采折空自伤。
欲寄同心者,道远川无梁。谅非松柏操,伫立徒慨慷。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卢绩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湘妃怨_武夷山中落
张可久 〔元代〕
折桂令·中秋
张养浩 〔元代〕
忆少年·飞花时节
朱彝尊 〔清代〕
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顾敻 〔五代〕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刘克庄 〔宋代〕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纳兰性德 〔清代〕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庆春宫·云接平冈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