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清猿血滴泉中夜,山灵怨死薜萝罅。辛夷吹烟香径斜,鬼灯明灭寒泉泻。
玉楼帝遣迎仙魄,剑挂残星冷枝碧。落月衣寒地下秋,海天梦断桐花夕。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程垓 〔宋代〕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 〔清代〕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宋代〕
忆江南·春去也
刘禹锡 〔唐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宋代〕
酒泉子(十之七)
潘阆 〔宋代〕
玉楼春(立春日)
毛滂 〔宋代〕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
孙道绚 〔宋代〕
朝中措(茶词)
凤栖梧(送子廉侄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