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出谷旌旗转,缘江鼓吹来。异方多胜览,春色复相催。
野旷风生竹,山青雨映梅。惜无今夜月,留酌踏烟回。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忆少年·飞花时节
朱彝尊 〔清代〕
西河·天下事
王野 〔宋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纳兰性德 〔清代〕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温庭筠 〔唐代〕
丑奴儿(寿词)
姚述尧 〔宋代〕
浣溪沙(九月十二夜务亭作)
毛滂 〔宋代〕
永遇乐(宿鸥盟轩)
张元干 〔宋代〕
上平西(惜春)
程垓 〔宋代〕
折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