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高亭独坐怯馀寒,渐已晴晖转画阑。杨柳总归湖外色,梅花宛似雪中看。
疏池种竹随春事,散帙挥毫亦暂欢。回首故人微禄在,惟应拙薄自江干。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普天乐·翠荷残
滕宾 〔元代〕
【黄钟】人月圆_一枝仙桂香
赵孟頫 〔元代〕
甘州遍·秋风紧
毛文锡 〔五代〕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石孝友 〔宋代〕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 〔宋代〕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纳兰性德 〔清代〕
长相思(暮春)
王质 〔唐代〕
渔家傲
阮郎归
毛滂 〔宋代〕
蝶恋花(秋晚东归,留吴会甚久,无一人往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