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日渐长赠周殷二判官
白居易 〔唐代〕
独游玉泉寺 三月三十日。
人有亡斧者
吕不韦 撰 〔先秦〕
【般涉调】哨遍_秋扇合欢制
曾瑞 〔元代〕
【双调】水仙子_西湖秋夜今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新水令_闺丽绣闺深
乔吉 〔元代〕
玉漏迟·咏杯
元好问 〔金朝〕
玉京谣·蝶梦迷清晓
吴文英 〔宋代〕
陈仲文自号藏一,盖取坡诗中“万人如海一身藏”语。为度夷则商犯无射宫腔制此赠之。
蝶梦迷清晓,万里无家,岁晚貂裘敝。载取琴书,长安闲看桃李。烂绣锦、人海花场,任客燕、飘零谁计。春风里。香泥九陌,文梁孤垒。微吟怕有诗声翳。镜慵看、但小楼独倚。金屋千娇,从他鸳暖秋被。蕙帐移、烟雨孤山,待对影、落梅清泚。终不似。江上翠微流水。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叶梦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