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佳允〔明代〕
檄传东海又横戈,浩浩洪流感慨多。我辈为情原似水,此心不共有如河。
悬旌一扫欃枪气,击剑争闻欸乃歌。无恙布帆春色老,扁舟酾酒问重过。
申佳允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再用韵
辛弃疾 〔宋代〕
小桃红·淡烟微雨锁横塘
盍西村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蔬圃莲池药
张养浩 〔元代〕
谒金门·五月雨
陈子龙 〔明代〕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近现代〕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张元干 〔宋代〕
忆秦娥·情脉脉
程垓 〔宋代〕
踏莎行·倚柳题笺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 〔宋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