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明代〕
壮岁逢沙汰,髫年饱乱离。计穷观世日,悲正及秋时。
短发羞人见,长贫有钵知。我心不可转,鸥鸟莫相疑。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竹枝
白居易 〔唐代〕
种柳三咏 其二
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
仍教小楼上,对唱柳枝歌。
【双调】寿阳曲 题墨梅
汤舜民 〔元代〕
【中吕】喜春来_亲登华岳悲
张养浩 〔元代〕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和凝 〔五代〕
好事近·湘舟有作
文廷式 〔近现代〕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 〔近现代〕
喜迁莺·清明节
薛昭蕴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