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明代〕
万里乾坤眼,一山住去情。松枝千点重,月色半帘轻。
内热怜予瘦,高寒念客惊。何人欹枕卧,遥见暮云平。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点绛唇·身後功名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宋方壶 〔元代〕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米芾 〔宋代〕
石州慢·寒水依痕
张元干 〔宋代〕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杨无咎 〔宋代〕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王恽 〔元代〕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
朱孝臧 〔清代〕
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