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明代〕
雨霁留君住,江深放棹归。碧云虚野寺,春雾重征衣。
道在经行迹,时危畏钓矶。衡门来剥喙,营虑及秋微。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踏歌行·梦里思大漠
刘致 〔元代〕
朝天子·秋夜吟
李致远 〔元代〕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宋代〕
酒泉子·空碛无边
孙光宪 〔五代〕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李廌 〔宋代〕
滴滴金·梅
孙道绚 〔宋代〕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纳兰性德 〔清代〕
亭前柳
石孝友 〔宋代〕
满庭芳(上张紫微)
踏莎行(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