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明代〕
袈裟犹未白,螺髻镇常青。有愿酬今日,无言问小乘。
情田心莫莫,玉海泪盈盈。满山松柏色,不作旧时声。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中吕】喜春来_鉴湖春日雁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清江引_张子坚席上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_隐居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纳兰性德 〔清代〕
华胥引·秋思
周邦彦 〔宋代〕
菩萨蛮·梅雪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温庭筠 〔唐代〕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